赴韩国汉语教师拜访记 – 首尔篇之人文
今天刘老师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首尔的人文, 首先要说的是由于刘老师此次之行时间较短,并未深度了解,所描述事情为刘老师亲身感受,仅代表个人观点。
在首尔永远不担心迷路,人们的热情挡不住
是的,在首尔不要担心迷路问题,不要考虑是否有语言障碍,是否会问路时被拒绝。在首尔,如果您不知道路,您可以问当地人,他们会非常热情地给您指路,甚至会亲自把您带到目的地,然后再去做自己的事情。
这一点刘老师真的是体会满满,在首尔,刘老师住在交通比较便利的明洞地区,地铁站距离住宿的地方步行仅2分钟。刘老师在首尔或去其他城市,交通工具基本上是步行、地铁和大巴车。刘老师每去一个地方,都会准备好地图、纸、笔,以便于进行记录。但未曾想到的是这些工具引起了很多身边韩国人的注意,他们会主动上前询问您是否需要帮助,啊哈哈!所以,刘老师一直都带在身边。
在首尔几天的时间,每天都有当地人热心地为刘老师指路。在沟通过程中,刘老师发现很多年轻人都在学中文,他们的中文与英文好,他们能非常准确地用中文来指路“一直走,右拐。 或者下楼,左边”等,明显感受到韩国的学习中文热潮。
太多这样的事例了,在这里刘老师想给大家分享一下两件最难忘的事情。第一件是到达首尔,从地铁站出来准备去预订好的青年旅舍(无论刘老师去德国、巴塞罗那、爱尔兰还是其它国家,都喜欢住在青年旅舍,可以结交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)。正在刘老师拿着地图研究去往青年旅舍的方向时,一位中年大叔过来用英语询问是否需要帮助,并表示可以送刘老师去青年旅舍。右拐后大叔要求刘老师站在原地稍做等待,因为他不确定前面是否就是刘老师要找的青年旅舍。他一路小跑过去,然后兴奋地招呼刘老师,就是这家青年旅舍。直至看到刘老师打开门进入,他才离开,大叔真的是很贴心。
另外一件最令刘老师难忘的是最后一天坐机场铁路去机场,一位大叔看到刘老师拿的硕大的行李箱,就指着飞机图示问我是否去机场。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,他开始为刘老师做向导,尽管语言不通,但他还是很热情地带刘老师一路前行,每走几步就停下来等待招呼。他还留下了电话号码,告诉刘老师有问题可以打他电话。由于坐的火车是区间车,中间停了下来,所有的乘客下车等候下一列火车的到来。他和刘老师一起等车,用肢体语言聊天,直到下一列火车到达,当刘老师拿着行李上车时,方才发现他挥手告别离开,去反方向乘车。当时,刘老师真是非常非常地感动…
礼仪文化传承好
在之前的首尔篇之交通中,已给大家做过介绍。在首尔坐地铁,有老弱病残孕专座。即使是在上下班高峰期,很多人宁可站在拥挤的车厢中,也不会坐在老弱病残孕专座上,即便这些座位是空的。
在刘老师与合作伙伴的沟通中,在与韩国人交流的过程中,的确感觉到韩国人受中国儒教影响很深,非常地懂礼貌,除了礼貌用语之外,道谢、迎送客人的时侯都要鞠躬,这是韩国人认为的最起码的礼节。
在首尔的街道上,您会发现街道很干净,但是垃圾桶却很少。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提及过,文章中作者说在韩国人们的环保意识很强,从来不随便扔垃圾,他们更认为垃圾桶里的垃圾会发酵,影响空气,污染空气,所以马路上没有垃圾桶。
谈谈入住青年旅舍的信任机制
前面已经说过了,刘老师无论走到哪里都愿意选择青年旅舍,可以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。韩国的这家青年旅舍是刘老师遇到的比较特殊的一家,为什么这么说呢?首先,在刘老师到达这家青年旅舍后,发现前台没有工作人员,刘老师发现前台电脑上的字条上贴有一个电话号码,于是打电话得到的答复是在桌上找一个笔记本和房间钥匙。放下电话,果真在桌子上找到一个笔记本,上面写着欢迎您的到来,请在下面列表中找到您的名字和房间号码,钥匙请在旁边的小纸匡里取。旁边还有韩币,欧元等,是谁把钱放在这儿?不怕丢了吗?没想太多,刘老师拿了钥匙进入房间,时间不早了,赶快休息。之后的两天,刘老师早出晚归去其它城市拜访老师都没有看见前台的工作人员,在第三天晚上,终于看到了前台的工作人员,才把住宿费用交给他。刘老师太累了,没有过多地与工作人员交谈就睡觉了。
刘老师也注意到旁边房间的门上的小纸条,大概意思就是谢谢您选择我们,欢迎您的到来,请将您今晚的房费放在前台的桌子上,谢谢您的配合!刘老师终于明白这是为什么在前台看到的韩币,欧元了。
突然有种莫名的感动,这就是信任机制。没有人监督,工作人员绝对信任顾客,顾客自助办理入住,房费留在前台桌上,没有其他顾客会动这些钱。一切都是那么自然。
刘老师真的很想和工作人员好好地交流一下,但很可惜的是刘老师没有再遇到工作人员,离店时把钥匙放在了小纸匡里。
不知不觉又写了这么多,接下来就是介绍东滩之行了,东滩是刘老师比较喜欢的一个城市,下次给大家分享!